己登月,华国人在月球上的第一只脚印是左脚还是右脚,在门口纠结很久,然后还要在月球上讲话,纠结半天,然后就憋醒了……哈哈,现在梦醒成真!”
另一位男性航天员笑道。
他妻子在旁微笑,说他是在做梦。
因为组长是宋海胜,这个脚印和演讲还轮不到他。
他们又看向蓝星原本的位置,空无一物,现在肉眼已经看不到背影。
淡淡的伤感。
太阳逐渐刺眼,宋海胜轻轻叹息,转过身对妻子和两位同事说:
“开始准备吧,我们要在极点附近登陆,140分钟后启动登月程序。”
月球和蓝星的距离,是原来的一百多倍。
登月飞船要和蓝星通信,至少三分钟延迟。
当宋海胜开启登月程序,蓝星上十几亿人开始紧张。
此刻自然是在电视直播,但画面清晰度回到几十年前,模糊、抖动、雪花点、偶尔撕裂闪烁,通讯并不稳定。
月球上没有空气,减速是个巨大挑战。
等到速度降到极限,登月舱分离,坠向月球表面,是个从高到低的抛物曲线,飞快接近地面。
减速全靠反推发动机不停点火。
等这一幕传回蓝星,宋海胜四人组已经准备打开舱门。
一切顺利!
某位看不清脸的宇航员以第三视角走下阶梯,站在了灰白色月面,
回头朝向登月舱,举起手对着镜头挥动。
轰——!
清泉市瞬间沸腾,要被欢呼和呐喊掀开顶盖。
继续阅读
“我已着陆,感觉良好!”
宇航员大声说,光信号跨过辽阔空间到达蓝星,失真比较严重,嗓音带着沙沙声音。
这一夜注定难眠。
可惜直播只持续4小时,自然是考虑到飞船上能源消耗问题。
下一次直播等到一周后。
一周以后。
两位航天员,重聚在镜头前。
登月的只有两人,另外两人还留在飞船上。
他们穿着地面活动的宇航服,身后是白色圆顶状建筑,突出的隔离门上印着红色小国旗。
整个建筑的阴影被拉的老长,快要和更远的黑暗相连。
圆顶建筑另一侧则是铺开一大片的太阳能板,背对阴暗。
宋海胜举着相机,展示过周围环境后回到室内,开始汇报工作。
这个是向全国人民汇报,内容航天局自然早就知道。
首先是航天局事先发过来的各种物资整合,现在大部分没找回来,但可以定位。
这是除去没能进入月球轨道的物资。
“我很好奇,就真是好奇啊,人类需要氦三,太阳星其他天体也有啊,为什么非要到月球上开采?比如奥尔特云,那里全都是小天体……”
有人在网站发出这样的帖子提问。
“氦三只有月球上才有!”
“嘁!一看你上课就没认真听,氦三是太阳产生的,太阳系大部分天体都有。”
“那为什么要去月球挖呢?”
“比较近吧?”
“屁,月球也在公转,现在开始远离蓝星了,明年会更远,后年更更远!”
有人做过地月运动演示图。
由于蓝星脱离公转轨道,月球自然受到影响,跟随蓝星移动。
但当蓝星速度越来越快,月球最终会脱离蓝星引力影响,并快速投入太阳引力怀抱。
演示图中,月球类似往空中抛的小球,最高点静止,然后加速下落。
月球的公转轨道倾斜严重,变成长条